叶酸缺乏与疾病之间的关系,有明确医学证据的,只有三个:新生儿神经管畸形、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。在这三种疾病中,只有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与中风有些关系。研究发现,每天补充800微克的叶酸,可以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,却不能直接降低患者的血压。众所周知,只有有效降低血压,才能预防中风的发生。因此,仅仅补充叶酸,是起不到预防中风作用的,更何况每天吃一个鸡蛋了(一个鸡蛋也就是60克左右,蛋黄不会超过30克,所含的叶酸不会超过40微克)。
早就有专家指出,单一食品或者几种食品的简单组合,对任何疾病的预防都是徒劳的。根据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中国脑中风患者人数约为1500万,年死亡人数为154万;卒中是国人疾病经济负担最重的一种疾病,尤其是在农村地区。该项研究还指出,有10个危险因素可以解释90%以上的卒中风险。换句话说,只要高效做好这10件事情,就可以预防90%以上的脑中风。这10个危险因素分别是:
1、高血压,研究发现,收缩压(高压)每升高10个毫米汞柱,亚洲人脑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53%;我们要将自己的血压常年控制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下,最好控制在120/80毫米汞柱以下;
2、血压的变异性,关于血压的变异性,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血压的波动幅度,血压在一段时间内忽高忽低,脑中风的风险自然会增加;降压治疗要坚持长期降压和平稳降压的原则;
3、糖尿病,糖尿病患者的中风风险是血糖正常者的2倍左右,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更高一些;糖尿病患者,要争取将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控制在7%以下;
4、高血脂,研究表明,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/l,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25%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脑中风的发生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;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更要将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降低到2.3 mmol/l以下;
5、房颤,房颤能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3倍以上,积极接受除颤治疗和抗凝治疗,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中风的危险;
6、吸烟,吸烟和二手烟污染都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,触发中风的发生;
7、喝酒,众所周知,长期大量喝酒和酗酒,都会诱发中风;
8、缺乏运动,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,就能显著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;
9、饮食,高钠、高钙和高红肉饮食,会增加中风风险;多吃水果和蔬菜,则可以减少中风风险;
10、心理,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,都会增加中风风险。
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,那些身体肥胖、特别是腹型肥胖的人,发生中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。腹型肥胖的人,往往也高血压、高血脂和糖尿病的高发人群。预防中风,除了有效控制好自己的血压、血脂、血糖指标之外,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,将自己的体重降到合理水平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。